嘿!湿气重的人有福了,这样调理效果佳
产品新闻/2025-02-23
湿邪乃外感六淫之一。当体内湿气积聚不散,停滞于局部,便会干扰脾之健运。如此一来,便会引发一系列不适症状,如精神萎靡、头部昏沉犹如被包裹、四肢沉重等。
中医认为,湿邪有内湿与外湿之分。尽管二者产生的根源有所不同,然而在实际中,它们常常相互交织、彼此影响。
湿邪产生原因
内湿
饮食不节,像偏爱甜食、酗酒、饥饱失衡或者贪恋生冷,都会伤及脾胃。一旦脾胃功能受损,水液的运化、代谢以及输布就会失常,湿气便会在体内滋生,聚为湿邪,这就是内湿。内湿产生的原因除了脾胃方面,还和肺、肾的功能失常有关联。
外湿
持续的阴雨天气、长期居住在潮湿之地,或者经常在雨中行走涉水、从事水上工作,再加上出汗后没有及时更换衣服,这些情况都可能导致外部湿气侵入人体。
中医治湿六法
中医治湿,有化湿、利湿、渗湿、燥湿、收湿、胜湿六法。
①化湿法,多用佩兰、藿香、白豆蔻、炮姜之类芳香化秽之品;
②利湿法,常选白术、茯苓、茵陈等利尿行水之药;
③渗湿法,则以薏苡仁、猪苓、地肤子等促进代谢之材;
④燥湿法,善用苍术、厚朴、黄柏、桂枝等温和燥化之物;
⑤收湿法,可借海螵蛸、黄柏等收湿生肌之物;
⑥胜湿法,常用防风、白芷等袪风散邪之属。
湿气重的人,体质各异,有湿热与寒湿之分
湿热体质者
常皮肤油光
尿频尿急且尿色黄
而寒湿体质者
多畏寒怕冷,易腹泻,小便清长
中医外治祛湿
穴位按摩
寒湿体质的人可以尝试按摩足三里、阴陵泉、三阴交等穴位;而湿热体质的人则可以选择按摩曲池、合谷、阴陵泉和太冲等穴位。每天在每个穴位上按揉约5分钟,注意力度要适中,以有酸胀感为宜。
足浴
寒湿体质的人可以用生姜(3-5片)、艾叶8g、花椒10g来泡脚;而湿热体质的人则可以选择用黄柏10g、苦参10g、薏苡仁20g煮水后泡脚。泡脚的水温最好控制在40℃左右,泡15-20分钟即可。泡完脚后要立即擦干,并注意保暖,以防受凉。
生活调理
药膳茶饮
寒湿体质者,调理当以温阳化湿为要,可选用生姜红糖茶、陈皮普洱茶等能温中散寒、健脾化湿的茶饮。
生姜红糖茶:取生姜3片、红糖适量,用热水冲泡即可。
陈皮普洱茶:准备陈皮10g、普洱茶适量,同样用热水冲泡。
湿热体质者,则应以清热化湿为主,可服用荷叶茶、薏米红豆茶等有清热利湿、健脾祛湿功效的茶饮。
荷叶茶:取荷叶3g,煮水后饮用。
薏米红豆茶:准备薏米10g、红豆10g,煮水饮用。
运动
对于寒湿体质者,锻炼时应循序渐进,初期可选择八段锦、太极拳或散步等温和运动,每天坚持15分钟,以出微汗为佳,这样能促进气血流通,有助于驱散寒湿。
而湿热体质者,则可适当加大锻炼力度,选择快走、跑步或游泳等方式,每天至少锻炼30分钟,通过大量排汗来排出体内的湿气和热气。
爱倍力领先MVPI技术
爱倍力领先MVPI技术作用:激活低下的代谢功能,提升机体新陈代谢速率。
【来源:以上部分内容来源中国中医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】
推荐新闻
盆底肌对男性的重要性,很多人都忽略了!
产品新闻/2025-04-28
医院纷纷开设“体重管理门诊”,该如何建设? -- 两位专家采访实录
行业新闻/2025-04-21
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肠道紊乱的治疗 我问了下人工智能DeepSeek和豆包
产品新闻/2025-04-1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