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气不足,人体就易生病?这其中的关联你知道吗?
产品新闻/2025-02-15
随着前些日子断崖式降温,流感以及呼吸道传染病纷纷进入了高发时段。多种病毒同时兴风作浪,医院的呼吸科、儿科还有老年门诊瞬间变得异常忙碌。
从中医的视角来看,这些病症都被归为“外感病”,也就是因外界的病邪侵袭人体从而引发的疾病。那该如何应对呢?中医强调要避外养内。
● 避外就是要对虚邪贼风有所防范,适时躲避。比如,外出时要佩戴口罩,尽量少去人员密集、空气浑浊的地方。
● 养内其实就是滋养正气,从身体内部增强抵御外邪的能力。
《黄帝内经》中提到“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;邪之所凑,其气必虚”。前半句是说,当体内正气充足时,外界致病的邪气就无法侵犯机体;后半句则表明,一旦生病,往往是由于正气不足所导致的。
这两句话的核心可以总结为:养护正气至关重要。而正气的养护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,其中,养生的关键要素当属睡眠。
根据《黄帝内经》的记载:“阳气尽,阴气盛,则目瞑;阴气尽而阳气盛,则寤矣”。由此可见,睡眠是维持人体阴阳平衡的基础。只有阴阳平衡,人体正气才能充沛,从而保证身体健康、精神饱满。
1、一个好的睡眠:养心、养阳、养肝
中医认为,晚上9点至凌晨3点是理想的睡眠时段。若此时减少半小时睡眠,白天即便多睡数小时也难以弥补。
原因在于,21点至23点为亥时,此时三焦经旺盛,属手少阳三焦经,有“三焦通百脉”之说。23点至1点为子时,胆经当令,属足少阳胆经。所谓少阳,如同初升的朝阳,唯有在23点前入睡,人体阳气才能充足,生命之“太阳”方能升起,从而保持身体和精神状态的良好。
而凌晨1点至3点为丑时,肝经活跃。肝脏主血,养血的较佳时间为21点至次日凌晨3点。若此时未眠,肝脏无法回血,代谢废物的血液难以排出,新血无从生成,脏腑失去气血滋养,极易导致身体失衡致病。
2、调睡眠,注重交通心肾
睡眠质量欠佳的人此刻便心生忧虑:我深知睡眠的重要性,可就是难以入眠,这该如何是好?
从阴阳视角分析,阳盛体质之人往往多动、充满活力、乐观且积极;而阴盛体质者则多静、悲观且消极。阳盛之体因阴气不足而难以入睡,阴盛之体则因阳气欠缺而不易清醒。这一点不难理解,凡是饱受失眠之苦的人,心中似乎总有解不开的结。肝主情志,肝木生心火,情志不畅时,心火易旺,心神难安,人便无法安然入睡。因此,改善失眠的关键在于调和阴阳。
我们应着重采用交通心肾的方法。所以,大家尤其需要按摩心经和肾经上的穴位。
内关穴
内关穴位于掌心面,手腕横纹上2寸(每个人自身大拇指的宽度为1寸) ,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。
神门穴
神门穴处在手腕内侧,具体位置是小指延伸至手腕关节处,手掌相连一侧的腕横纹中,位于屈肌腱的凹陷之处。
三阴交穴
三阴交穴是脾经、肾经与肝经的交汇点,也是调理气血的特效穴位。它位于小腿内侧,在足内踝尖上方3寸(约4横指宽)处,可触及胫骨,位置就在胫骨内侧后方。
这三个穴位相互协作,每天按摩5至10分钟,即可起到安神定志的作用。
涌泉穴
依据中医辨证的差异,还可增添不同的按摩手法。若平日易生气,因心情烦躁、暴怒致使肝郁化火型失眠,可用手掌心揉擦脚掌心,即通常所说的涌泉穴(位于足心,在足底前三分之一交界处正中),如此可引火下行,平抑肝火。
若平时常面色潮红,感觉手心发热,多为阴虚火旺型,可以揉捏肾经上的太溪穴。太溪穴位于足内侧,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,用拇指点按此穴能够安心助眠。
四神延
在头顶部位,为四神聪的延伸区域,以百会穴为核心,朝着前、后、左、右四个方向进行刮拭。向前一直刮到前发际处,向后刮至枕骨粗隆下方,向左和向右则分别刮到两耳尖的位置。刮痧时先刮头部,能够起到疏通气血、调节阴阳的作用,进而增加睡意。
3、爱倍力先研MVPI技术
爱倍力先研MVPI技术作用:①活络松筋、调理脏腑、调节内分泌、濡养气血助眠。②改善睡眠质量如入眠难、多梦易醒等。③增补阳气、平衡阴阳,提升正气。
推荐新闻
盆底肌对男性的重要性,很多人都忽略了!
产品新闻/2025-04-28
医院纷纷开设“体重管理门诊”,该如何建设? -- 两位专家采访实录
行业新闻/2025-04-21
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肠道紊乱的治疗 我问了下人工智能DeepSeek和豆包
产品新闻/2025-04-14